虐老

 

走出暴力陰霾﹕侵吞財產也屬虐老 【明報副刊健康版】 文章日期:2009年2月9日

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」在思考此話的真意義之前,先分享一個有關長者被虐的真實個案。

年屆70的陳伯和太太居於廣州,育有一名女兒。在港居住的女兒以家庭團聚為理由,成功游說父母變賣內地物業,並申請兩老來港一同生活。二人又在女兒不斷游說下,同意把金錢交予女兒管理。女兒承諾,把款項用以置業,到時便可以與父母同住,方便照顧。

可是,陳伯夫婦來港定居後,發覺女兒的態度明顯改變,由關愛備至轉變為呼呼喝喝,甚至因晾曬衣服滴水的問題,強迫二人搬離居所。陳伯和太太在港舉目無親,便到警署求助,及後才發現自己並沒有該單位的業權。個案最後被轉介至「芷若園」危機介入及支援中心,由社工跟進。

物業擅自轉名
看到上述的故事,有何感受?「侵吞財產」也屬虐老。根據社會福利署 所發出的「處理虐老個案程序指引」,長者的財產會如此被侵吞﹕

  • 與長者聯名開設銀行戶口,然後單方面提取金錢。
  • 假冒長者的簽名,擅取長者的印章或誘騙長者在空白的提款單或支票上簽名,然後提取長者的金錢。
  • 與長者聯名購買物業,然後將物業轉名或出售。

個案中的陳伯夫婦與女兒聯名購買物業後,女兒把物業轉名,變相侵吞父母財產,正是被虐的例子。如發現身邊的長者被侵吞財產,應盡快建議他們向社工求助。

芷若園
24小時危機熱線﹕18281
電郵﹕ceasecrisis@tungwah.org.hk
文﹕東華三院「芷若園」危機介入及支援服務

 

走出暴力陰霾﹕精神虐老不可忍 【明報副刊健康版】 文章日期:2009年2月16日

又是一個看後令人感到心酸的虐老個案!

一名60多歲的婆婆在商場暈倒後,被送往急症室,醫生檢查時發現她的手臂有瘀傷,細問下才知婆婆昨晚被兒子虐待。醫生在取得她的同意下,向「芷若園」求助,中心隨即派出外展服務隊的社工到醫院支援,並陪她入住中心的短期住宿服務。

翌日醒來,婆婆表示已多晚沒有好好睡過!受傷一事,她雖猶有餘悸,但卻準備致電回家叮囑她那待業的施虐兒子,注意起居飲食。可憐天下慈母心!縱使受虐,仍將子女放在首位。

原來兒子患有躁狂抑鬱症,婆婆把兒子的病,歸咎於自己當年再婚,多年來都自責。為了補償兒子,減輕內疚,婆婆忍受兒子因病發對自己所施加的長期精神虐待,例如咒罵、恐嚇,以及時常佯裝想與她一同跳樓等。在社工輔導下,她才明白,委屈自己,並不能讓兒子的精神病好轉。

由於兒子已經長期沒有按醫生指示服藥,以致情緒失控,多次企圖跳樓,並表示要與母親同死。經社工介入後,兒子被安排入院治療,母子二人成功辦理銀行分戶手續。婆婆離開芷若園的短期住宿宿舍後,亦重返家園。

你是否有點同情婆婆及她的兒子?然而,無論原因如何,任何危害或損害長者心理健康的行為或態度,都是「精神虐待」,也屬虐老。

芷若園
24小時危機熱線﹕18281
電郵﹕ceasecrisis@tungwah.org.hk
文﹕東華三院「芷若園」危機介入及支援服務

 

走出暴力陰霾﹕長者遭性虐待勿忽視 【明報副刊健康版】
文章日期:2009年2月23日

性虐待的個案似乎多發生在婦女或兒童身上,相對地,我們較少看到有關長者被性侵犯的新聞報道,但並不表示沒有發生過。對大眾而言,「性虐待」與「長者」好像扯不上什麼關係;對許多長者而言,「性」是他們的禁忌。所以,長者被性虐待,未必或甚至不懂向他人求助。就讓以下的個案來給我們一點反思的機會吧。

70多歲的婆婆,早年於內地結婚。由於當時並不流行自由戀愛,婚姻不是建立在愛情和感情的基礎上,加上她與丈夫的關係不好,故長久以來,她沒有與丈夫發生性關係,他們只是一對有名無實的夫妻。後來,二人離婚,女方輾轉來到香港定居,沒有再婚,獨居於公屋。

遭前夫侵犯
婆婆的前夫在機緣巧合下也來到香港,並知悉她的住處,前夫遂以探訪為名,來到婆婆的居所,最後更強迫婆婆與他發生性關係。婆婆事發後一直情緒不穩,經常哭泣,但卻從沒主動向他人透露該次事件。直至長者中心的職員觀察婆婆的情緒狀態後加以慰問,婆婆才將事情說出來,並同意轉介至「芷若園」危機介入及支援中心跟進。

根據社會福利署《處理虐老個案程序指引》,「性虐待」指性侵犯長者,是虐老形式之一,情?G包括向長者展示自己的性器官、非禮及強迫對方進行性行為。
婆婆在不情願之下被前夫強迫發生性行為是性虐待。看了她的故事,我們還認為性虐待與長者扯不上關係嗎?不僅是長者自己,還是認識長者的你,如懷疑自己或其他長者被性虐待,請立即尋求社工協助。

芷若園
24小時危機熱線﹕18281
電郵﹕ceasecrisis@tungwah.org.hk
文﹕東華三院「芷若園」危機介入及支援服務

 

走出暴力陰霾﹕保護家人≠容忍家暴 【明報副刊健康版】 文章日期:2009年3月2日

自從政府高調提倡「暴力零容忍」的信息後,社會人士普遍對家庭暴力和虐兒等問題提高了意識。不過,對於堅守傳統家庭觀念的人,尤其長者,面對家庭暴力甚至自己遭受虐待時,往往「敢怒而不敢言」。

去年年中,61歲的周婆婆因為心絞痛自行到急症室求診。但當值醫生為周婆婆檢查期間,意外地發現她的四肢分別有大大小小、新舊不同的瘀傷。當醫生問及傷痕的來由時,周婆婆解釋因跌傷而造成,其後,她才慢慢透露自己被么女虐打的經過……

精神病么女虐打母親
周婆婆有4名子女,有3名已成家立室,她便一直與單身的么女同住。周婆婆的么女數年前被診斷患上精神病,周婆婆就肩負起照顧么女的責任。可惜,女兒經常不依時服藥,甚至常常為服藥的問題而大發脾氣,有時候更會用拐杖或身邊的雜物打周婆婆。

堅持回家照顧女兒
急症室醫生在得到周婆婆的同意下,把她轉介至 「芷若園」的短期住宿服務。社工跟周婆婆接觸的初期,周婆婆雖願意透露被么女虐打的詳情,卻因為自覺么女需要自己照顧而堅持回家。不過,經過社工跟進後,周婆婆終於明白自己能為生活作決定,還可以有更理想的選擇;更重要的是,周婆婆明白到「保護家人」,不表示容忍家人的暴力行為,而是應該善用其他家人及社會資源,去確保家中各人的安全。

最後,周婆婆接受社工建議,安排么女轉由其他子女照顧,並由醫務社工跟進,而她的獨居生活亦變得輕鬆自在。

關心長者 鼓勵求助
順帶一提,無論是家人、朋友、鄰居,甚至專業人士,當發現身邊的人可能遇到暴力事件,都應鼓勵事主盡快求助。尤其遇到懷疑被虐的長者不懂自我保護,更應多主動關心,給予耐性,讓其抒發情緒和釋除疑慮,鼓勵他們向社工求助,讓他們知道,自己有權活於「零暴力」的環境。

芷若園
24小時危機熱線﹕18281
電郵﹕ceasecrisis@tungwah.org.hk
文﹕東華三院「芷若園」危機介入及支援服務

 

走出暴力陰霾﹕孝順仔竟對親娘動粗 【明報副刊健康版】 文章日期:2010年4月5日

由內地來港,好不容易養大了六個子女,他們各自成家 立室了。回想自己一生奔波勞碌,滿以為在最後一段婚姻中可穩住生活,安享平靜晚年,豈料與最小的兒子一家人在生活的相處上,出現難題,我被迫離家獨居,那 刻真的想與他從此斷絕關係。我感到很不值和無限唏噓,難道我努力一生,換來如斯晚境麼?

是非誤會 引發衝突

回想兩年前,我清楚記得兒子一家四口,可憐兮兮地跪?埣虼D我放棄公屋和綜援資格,好讓他 們能申請居屋。兒子當時揚言一家人會有更大的生活空間,並承諾每月給我定額生活費,讓我能安享晚年。

可是自從親家自內地來港和我們同住後,平靜的生活起了變化。親家為人愛搬弄是非,影響到兒子對我的態度時冷時熱,向他取生活費更是日漸困難。

去年初,因為一些誤會,兒媳竟聯同親家一起對付我,推撞間令我的腰背瘀傷。一時間,我真的無法接受一向孝順我的兒子,竟會動手傷害親母。我真的傷心 極了,更曾嘗試了此殘生,但被及時救回。然而,我的情緒開始抑鬱起來,現在仍需定期接受精神科醫生的治療。

社工介入 母子和好

最近兒媳經濟出現困難,他們要脅我簽名售樓套現。在再次衝突中,我被剪刀弄傷,手背流血時,內心更是淌血。再次的傷害令我真的崩潰了,亦意識到自己 真的需要社工幫助。

在此極度無助和徬徨的處境中,幸得社工的介入、關懷和照顧,讓我能走出困局。社工幫助我看透很多事情,我更學懂如何與兒媳溝通及處理自己的情緒。現 在,兒媳跟我復和了,眼見兒子能覺悟前非,對我再度盡孝及尊重,我感到十分安慰。

芷若園
24小時危機熱線﹕18281
電郵﹕ceasecrisis@tungwah.org.hk
文﹕東華三院「芷若園」危機介入及支援服務

 

走出暴力陰霾﹕遺棄長者 於心何忍? 【明報副刊健康版】 文章日期:2010年4月26日

未知你對「遺棄長者」這個社會問題有何感受和看法?

現時本港有不少超過六十歲的長者,半生為社會貢獻,老來患上至少一種長期疾病,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。作為他們的家人,你是否了解他們的需要?在芷若園接觸的長者個案中,他們除了需要醫療服務外,更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關懷。

「一句關心話 勝服藥覆診」

有一名長期病患長者曾經致電芷若園熱線說﹕「我的女兒若可對我說一些支持的話,比服藥覆診都要好,我更毋須每天以淚洗面!」她熱切渴望女兒多關心她的生活,取代埋怨和破壞關係的說話。

關懷長期病患長者,家人和照顧者除了需要撥出時間外,亦要有無比的耐性及體力。尤其是一些在職的照顧者,他們往往身兼多職,一方面要工作去維持自身家庭的開支,另方面亦要兼顧長者的醫藥費和生活費,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,令人精神緊張,心神不定。在這種壓力下,照顧者往往變得容易忽略長者在身體和心靈上的需要。如照顧者長期不獲支援或不懂及早求助,或會萌生遺棄長者的念頭,甚至付諸行動。

根據社署《處理虐老個案程序指引》,「遺棄長者」是指在欠缺合理原因下,長者被負責提供照顧或監護者離棄,而對長者身體或心理造成傷害,例如家人故意將患有癡呆症的長者帶到陌生地方後離去,使他不能自行返回住所,或將長者送進醫院時虛報地址,以致醫院無法聯絡照顧者或監護人。長者身患疾病,無力自顧,亦未必能清楚表達其需要及個人資料,最後可能因而被遺棄街頭或醫院。

「遺棄長者」並非合法合情合理的解決方案。如你在照顧長者時遇上任何壓力和困難,應及早尋求社工協助。先好好照顧自己,才能適切照顧身旁需要你的長者。

芷若園
24小時危機熱線﹕18281
電郵﹕ceasecrisis@tungwah.org.hk
文﹕東華三院「芷若園」危機介入及支援服務